宜兴书画 > 书画快讯

【 2011年11月22日 】  关闭本窗口


“我是宜兴的女儿”
——访徐悲鸿夫人廖静文

廖静文正在接受采访 

  宜兴日报2011年11月22日报道:“我是宜兴的女儿!”11月20日,徐悲鸿先生衣冠冢落成仪式在龙墅公墓举行。专程前来出席仪式的徐悲鸿夫人、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在仪式上与儿子徐庆平一道,亲手将珍藏了近60年的悲鸿生前穿的一件西装放进了衣冠冢,了却了自己让悲鸿魂归故里的心愿。

  活动期间,廖静文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忆了她多年来与宜兴的情缘。在她的记忆中,徐悲鸿每次说到家乡,总是讲不完家乡的山水和人情。婚后,徐悲鸿曾多次表示要带她回家乡,但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抽不出时间。在1953年第二次全国文代会召开前夕,徐悲鸿终于下定决心,“等开完文代会就一起回宜兴看看”。但是,她做梦也没有想到,文代会还没有开完,悲鸿就再也回不了家,再也回不了魂牵梦绕的故乡。廖静文永远忘不了,1956年她第一次来宜兴,那一年悲鸿先生已去世3年,而她自己才30多岁。那次,她一个人从北京坐火车到无锡,再乘汽车到宜兴。她说:“这一路都是哭着回来的。”

  之后的50多年时间里,廖静文先生曾无数次来到宜兴。在宜兴,她认识了悲鸿的很多亲友,搜集到了许多珍贵的资料。感受着宜兴人民的热情和对悲鸿先生的怀念,她感到非常欣慰,让她的回乡路途不再孤单和伤感。更令她高兴的是,每次回来都能看到宜兴的巨变,“如今的宜兴,早已不是我第一次来时看到的那个没有柏油路和高楼的小县城了!”说到这里,廖静文感慨道:“悲鸿很爱他的家乡,相信他的在天之灵也会很高兴的!”

  “现在,我每次回到宜兴,都像是回到自己家一样,感觉无比亲切!”这位耄耋老人说。很多人都会说她是“宜兴的媳妇”,但她说:“不光是宜兴的媳妇,还是宜兴的女儿!”如今,尽管已年迈体弱,但她仍坚持每天上午8点多就去徐悲鸿纪念馆上班。“我今年89岁,如果我能活100岁,还有10多年的时间,我要把悲鸿没有做完的事情继续做下去!我还能为宜兴做更多的事情!” 廖静文先生说,此次在宜兴建造悲鸿衣冠冢,让悲鸿魂归故里,其实也是悲鸿生前的愿望。在一次次的来宜过程中,廖静文先生也与宜兴各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年8月1日,她还特意为本报题词——“民众之声”。(吕燕/文 焕新/摄)

悲鸿先生魂归故里
徐悲鸿衣冠冢在宜落成

  宜兴日报2011年11月21日报道:今年是徐悲鸿诞辰116周年。昨天,位于我市新街街道龙墅公墓的悲鸿先生衣冠冢落成。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我市领导许伟英、杨亚君、洪雅、吴青峰、钱胜华等与各界代表一起,出席了衣冠冢落成仪式。 

  艺术大师徐悲鸿出生于我市屺亭,魂归故里是悲鸿先生的生前愿望。此次在宜建造徐悲鸿衣冠冢,是受廖静文先生的委托,更表达了百万家乡人民对悲鸿先生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衣冠冢坐落于龙墅公墓的人文之林,整体设计以徐悲鸿先生的绘画精神为主题,采用黑、红花岗岩及玻璃为主要材料,衣冠冢上有悲鸿像和他的两幅采用石影雕工艺制作成的代表作。

  落成仪式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伟英在致辞中指出,缅怀悲鸿先生,就是要向悲鸿先生学习,传承和弘扬高尚艺术,陶冶美好心灵;要以书画为基础,建设书画文化艺术创意平台,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宜兴书画之乡;要在悲鸿精神的激励下更好地推进宜兴文化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燕文/文 丁焕新/摄)

 

北京和宜兴的领导为徐悲鸿先生衣冠冢落成揭幕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徐悲鸿之子徐庆平把珍藏了近60年的徐悲鸿先生的西装放入衣冠冢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在观赏宜兴徐悲鸿实验小学学生代表作画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和徐悲鸿先生的部分亲戚在徐悲鸿先生衣冠冢前留影

我市建悲鸿衣冠冢

  宜兴日报2011年11月18日报道:日前,坐落于新街街道龙墅公墓的徐悲鸿衣冠冢建设进入扫尾阶段,简洁、庄重的徐悲鸿衣冠冢以黑、红花岗岩及玻璃为主要材料。衣冠冢上的悲鸿像和其代表作由上海石影雕文化促进会会长钱三毛等人历时130多天创作而成。图为昨天工作人员正在为悲鸿衣冠冢正式落成做准备。 (丁焕新/摄)

 

 

[ 来源:宜兴日报 宜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