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书画 > 书画快讯

【 2012年9月10日 】  关闭本窗口


专家学者齐聚宜兴  探寻国山碑刻“隐秘”

国山碑文化论坛在宜举行

    宜兴日报2012年9月10日报道: 9月8日,“国山碑文化论坛”在我市拉开帷幕。全国近30位史学界、书法界、文博界、地震学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云湖之畔,共同研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山碑的历史价值、书法艺术价值和地震史料科学价值。市领导董平、尹志华出席论坛。

    开幕式上,市委副书记董平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参加此次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宜兴是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一大批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被誉为“江南第一碑”的国山碑,是宜兴三大******文保单位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史、书法和地震史料研究价值。古往今来,围绕国山碑的研究代有其人,不断丰富着国山碑文化的历史内涵。他指出,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长期以来,我市坚持弘扬崇文厚德的人文传统,持续深化文化强市战略,传统文化得到系统保护、有力传承,宜兴地方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彰显。下一步,我市将始终满怀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情、使命和责任,始终把历史文化保护贯彻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进一步彰显国山碑等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保护和发展好宜兴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据悉,此次“国山碑文化论坛”由宜兴市人民政府、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南京大学、江苏省文物局、江苏省地震学会主办,由市委宣传部、宜兴日报社、市文广新局、市地震局承办。论坛期间,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研究机构和相关高校的专家学者实地参观了国山碑遗存,并就其在历史文化、书法艺术、地震史料等方面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耿蕾)

——————————————————————————————

揭秘国宝“国山碑”

——国山碑文化论坛侧记   

    宜兴日报2012年9月10日报道: 9月8日,国山碑文化论坛在我市举行,这一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碑刻激起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论坛上,全国文博界、书法界、地震学界的约30位专家学者畅谈了对国山碑历史文化、书法艺术、地震史料价值的独到见解,并就“国山碑的保护和利用”等议题进行了研讨,揭秘了“江南第一碑”鲜为人知的奥秘。

    揭秘一:研究三国时期吴文化的重要史料

    “国山碑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仍能看清字迹的封禅碑之一,堪称国宝。”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夏维中如此表示。国山碑是三国时期东吴末帝孙皓所立,高2.35米,碑围3.3米,距今1700多年,是研究三国时期东吴政治、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碑文记录反映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即:公元276年宜兴发生地震,孙皓派人到离墨山举行封禅仪式,并改离墨山为国山。我国历史上早期帝王封禅活动见于记载的不多,而以石刻形式记录封禅活动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国山碑作为封禅碑亦显得弥足珍贵。与古时地震多为不祥之兆不同,当时的东吴皇帝孙皓,以为此次地震是他统治天下的吉祥之兆,十分祥瑞。这个昏庸君主不久后亡国,投降西晋,被封为归命侯。

    揭秘二:置于历代篆书碑刻里综合价值最高

    除了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记录地震的石碑,国山碑还是我国留存至今的极为稀罕的三国时期石刻之一。国山碑的四周刻封禅文辞,共43行,每行25字,计1075字,内容为祥瑞颂德之辞,但经1700多年的风雨侵蚀,国山碑的文字如今仅能看清60余字。书法理论专家在交流论文时纷纷表示,国山碑碑文把汉隶章法满格满幅本的特点用于篆书,可谓一大创造。“亦篆亦隶”碑文书体方正敦厚,用笔朴拙遒劲,既有篆书的中锋用笔,又有隶书方折的笔法;其书风既有周秦遗意,又显纯古秀茂。碑文清晰地展现了书法用笔由篆入隶、结字由圆变方的整合变通中的演化过程,是汉字演化不可多得的极好标本,对今人进行篆书、篆刻创作仍有很好的启发借鉴意义。中央美院副教授、书法史专家刘涛认为,国山碑置于历代篆书碑刻里综合价值最高,是仅存的大字篆书碑。

    揭秘三: 江南地区地震资料的最早记录 

    与会的地震学专家认为,国山碑的文字对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及其地理气候情况具有重要的帮助,是我国江南地区有关地震资料的最早记录。江苏省地震局原副局长、研究员贺楚儒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在其撰写的《国山碑地震史料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根据国山碑文记载推测,当时在宜兴发生的这一“地动”,在邻近市县的志书中却没有记载,且当时作为吴都的建业(今南京)志书也没有记载,这说明宜兴这次“地动”只是在一个局部范围内,没有波及更远的地区,据此推定,当时在宜兴很有可能发生的是一次特别的“显著”地震。根据当时宜兴相关地貌特征推测,1700多年前发生的这场地震,很有可能是在国山附近发生了由溶洞陷落而引发的地面剧烈震动,从而诱发了一系列的异常现象,并引起当时人们的极大关注,最后还立碑为记。

    贺楚儒还从国山碑文中记载的当时地震使得石山裂开数十米的后果,推断这样的地震震级应该在6级以上,由于在史料中,当年宜兴及附近并无5级以上的地震记载,由此推测,当时发生陷落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耿蕾)

——————————————————————————————

挖掘“国宝”背后价值  展示当代文化宜兴形象

——访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郑晓华  

    宜兴日报2012年9月10日报道: 国山碑文化论坛虽已落幕,但关于国山碑在中国历史、书法、地震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还在继续。此次,以书法家身份出席论坛的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郑晓华表示,国山碑就像紫砂壶一样,是宜兴独一无二的文化宝贝。此次论坛的举办,充分反映了宜兴市政府对这一“国宝”的重视,是一次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反映当代宜兴风貌的绝好机会。

    出生于浙江缙云的郑晓华曾多次来宜,对这个与家乡风土人情极其相似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宜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代东吴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早在秦代就已筑城建县,在过去的几千年发展中,得天独厚的自然风物,适宜人居的富饶环境,历史悠久的人文积淀,使宜兴人文鼎新、名家辈出。在中国书法史上,宜兴也是一块历史积淀丰厚的土地。产生于三国时代吴国的“国山碑”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超越时代的历史品格,赢得了历代书法家的赞誉。郑晓华认为,国山碑作为东吴书法的杰作之一,既是正统的中原文化在东吴地区的体现,又是东吴创新书法的独特存在。国山碑上的文字,不是中原古风的简单模仿,是富有创造性的再创造,与历代篆书都不一样,另辟蹊径地展现了中国篆书的形式美,与书写风格相近的“天发神谶碑”共同塑造了三国时期东吴书法的独特形象,是一个值得从多角度研究的古文化范例。

    说起参加这次论坛活动,郑晓华格外兴奋,他说,这次论坛不是一次单纯的书法理论研究论坛,邀请的还有文博、地震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家围绕同一个事物从各自的专业发表不同的观点,这能激发出非一般的化学反应,“论坛的召开展示了宜兴市政府和人民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国山碑不仅是一座碑,更重要的是碑后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宜兴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价值,体现了高瞻远瞩的历史仰望,这对宣传宜兴、展现当代文化宜兴有着重要意义。” (雨田)

——————————————————————————————

“墨香”笔会耀“国山”

    宜兴日报2012年9月10日报道: 9月8日,全国文保单位——“国山碑”文化论坛,在风景旖旎的云湖之畔举行。现今的宜兴正是秋高气爽、景色宜人之际,周俊杰、郑晓华、华人德、刘宗超、薛龙春、李庶民等国内多位书法名家,不禁为之动容,于7日在云湖之畔现场挥毫泼墨、寄情丹书,为“国山碑文化论坛”题词。

    在一个多小时的笔会上,艺术的气息弥漫整个会场,书法家们遒劲有力的笔锋、深厚的艺术功底,深深地折服了现场观看的书法爱好者,崇拜和仰慕的表情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在现场,面对众多书画爱好者的热情,中国书协原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协名誉主席、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周俊杰成了关注度最高的书法家。从铺纸、蘸墨到落笔,每一个书写的环节都吸引着在场的书画爱好者们。厚重古拙、清雅脱俗的“国山灵迹”四字,在他的笔下字字精彩,赢得粉丝、同行阵阵叫好声。虽然已是书法名家,但对于艺术创作,他依旧保持着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在写“江南第一碑”这几个字时,因为现场条件受限,周俊杰对写出来的作品始终不满意,不断撕掉重写,直到第三遍才满意。现场观众纷纷露出了钦佩的目光。

    当天的笔会上,“江南名碑,华夏瑰宝”“云湖胜会”等字,在名家们的笔端下,或行云流水,或高古大气。书法名家们以精湛的艺术,给现场观众上了生动一课。 (文蕾)

——————————————————————————————

    9月8日,“国山碑文化论坛”在我市举行。专家学者齐聚宜兴,共同研讨国山碑的多重价值。图为当日,专家学者正在认真研究国山碑碑文。 (马超 摄)

[ 来源:宜兴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