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书画 > 书画快讯

【 2019年6月18日 】  关闭本窗口


展  讯

意写群山——王辉油画艺术展

策展人:范迪安、徐里
学术主持:戴士和、郑工
策展助理:陈熊、李小文

  主办单位:中国油画学会、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福清市委宣传部、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岭南美术馆、宁波美术馆、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福建省油画学会、福清市文化体育局、福清市文联、宜兴市美术馆(书画院)

展览时间:2019年6月18日—7月18日
展览地点:宜兴市美术馆

王辉

  王辉,1956年生于福建,1982年2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现为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市朝阳区崔各庄地区文联顾问。先后聘为武夷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敦煌学院客座教授研究员。福建省油画艺委会副主任、福建省油画学会副主席。

前 言

秉心养术,意写群山——王辉的油画艺术 

  《意写群山》是王辉先生这些年油画作品的一次汇展,让画家同仁们也让观众朋友们看到他在油画风景写生上的丰硕成果,更展现出他在当代油画探研上的文化理想和学术高度。
  向往自然,投身自然,研究自然,表现自然,是王辉艺术人生的主要功课。许多年来,他怀着壮心不已的豪情踏访各地山川,从西域大荒到东海之滨,从陕北高原到南国乡村,情系自然山水,尽写自然风光。他写生的动机和贯注的情感都是十分单纯与纯粹的,那就是对祖国山河壮美风光的真挚热爱和对油画风景研究创作的浓厚兴致。这种单纯的动机使他的艺术得自然山水之蒙养,诞生于与自然真切对话之际,充满了鲜活的感性,这种纯粹的情感使他的作品透溢出丰富的意象和饱满的生机。在他的画作面前,首先可以感受到他“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艺术情怀。
  王辉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由而一向注重以心问道,以文立意,在寻踪风景之际抱以文化的追怀。他所画的风景,每每在踏访之前便作研究,了解风景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特定的历史内涵;在取景之时更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重在提炼景物的思想性意涵,赋予自然景色以人文的情感,使写生的过程成为吟咏的创造,使造型的语言成为文思的载体。他的艺术风格总体上的厚重朴茂,他画面上风起云涌的勃郁生机,都透溢出他在自然景色面前回望历史、感怀岁月、叩问存在的深度关切,这种以思命笔的写生之道,使他的风景之作不仅直接完成于写生的现场,而且具有创作的主题,展现出大自然隽永的意境。
  风景无限,画者情有独钟。在王辉所画的风景中,山的景象最为丰富,这缘于他生长于闽北山区,有着观山画山的积累,也形成眷恋群山的情结,而中国的山形地貌之丰富,加之中国画山水传统之厚实,对于油画的表达则是一个深难的课题。王辉以山为对象,志在表达山之魂魄和精神,为此注入洪荒心力。他的一个朴素而宏大的愿望是踏遍青山,或登高远眺,或近临体察,观览南北东西不同地域的山脉群峦,研摩不同的取景角度和表现方式,在宏阔的视野中倾听大山的回响。他画出了眼前的群山姿影和四时形态,更画出了自己宽广的胸臆。他以浓郁的色泽和斑斓的色彩为群山造像,于壮美的形态中凸显崇高的美学意境,同时辅以华滋深秀的笔调,形成抒情的诗意,在当代油画风景中堪称独树一帜。
  许多年来,王辉和一大批有志于走出中国油画当代之路的同仁们一起,以“写意油画”为学术目标,在探索上持之以恒。他不仅为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付出大量精力,成为写意油画群体坚定的带头人,更是身体力行,在行旅中思考,在画作中精研,达到思与情的共洽、心与手的相谐、景与境的通融。正是这种秉心养术的精神,使他的意写群山写出了大量的精美之作,也写出了时代的新意。

范迪安
写于2018年新春

  我与王辉同庚且同学,都是1977年进入大学学画,在一个班。四十年后,在福清美术馆再见王辉,最感慨的是他的执着力。因为执着,从不回头,所以能踩踏出一条不断向上延伸的艺术之路;因为执着,精益求精,所以能不断深化创作主题,提升油画的艺术品质。近十几年来,这种行迹尤为显著。无论东南西北,他的路越走越宽,而他的画越来越值得品味。
  品味与品位,这两个概念总是相互联系着,而后者是对事物品质的认定,是一个评价性概念。只有高品质,才有高品味。王辉的油画,是一个可以让人不断走入的山水之境。走入,并不停留在“可居可游”的层面,而是在“面对”的同时,感同身受,臆想天外。人的感受力被调动起来了,人的生活经验被唤醒了,人的思绪也被不断地牵引开了。作为油画,那蕴藏在色层间的韵味与气息,也被不断地释放出来。这几年,我看王辉的画,眼光往往会落在色层关系上,觉得他的油画因此变得醇厚,能够呼吸,尽管有时也会被一些干净利落的线与笔触划开,但总体上的气息是顺畅的,色彩的关系,可以相互推移。推移间,有很多东西会发生变化,如空间问题。西画的“风景”概念与中国画的“山水”概念,其****的差异,我以为就在于空间感,由此涉及其观察方式与表现方法,以及不同的空间观念。所谓“立意高远”,其意就在于谋划,是预期也是先导。没有预期也无法导入。这与中国画家常说的“意在笔先”是同一意思,只是对“意”有了要求,而“高远”二字,与人的眼界和胸怀相关。这一空间就不是自然的物理空间所能概括,也不仅仅是人单一的视域范围所能局限。为什么王辉喜欢画山?应该与此有关。
  《论语》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可王辉的画,有时山水相应,有时只见山不见水,有时也画海,画海港和渔轮。无论如何,山,都是王辉绘画的主题,且延绵不断,哪怕是一段崖壁或山间的几垄田亩,都有无尽伸展的可能。记得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他入选的一张画,画的就是闽北的深山坳,题为“通往牛迹潭的山道”。这与他目前所画的黄山、黄河,以及黄土高坡与青藏高原,画面气势完全不同,绘画的水平也不在一个层面上,但有一点不变,就是有关“山”的主题。山,在王辉的心中就是一片广袤的大地,无非是平坦与起伏的变化而已。凸起呈现的是高度,而平展呈现的是宽度,或者是深度。我看王辉的画,更在意于其深度,是在平面中往纵深推移的那一维度,既是视觉的也是心理的,如“幽深”或“弥远”所产生的审美效应。这见之于《通往牛迹潭的山道》,亦见之于近几年《天与地》的系列画作。王辉依恋的,还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地。王辉总是脚踏实地的做人或从艺,他的厚道,也正源于此。
  王辉见人,总是笑嘻嘻的,和蔼可亲,而骨子里却有一股韧劲。这一点,成就了王辉和他的油画。执着不易,而执着又有成就者,更为不易。现在我们见到是一位成熟的王辉,有个性有理想有追求的王辉,行笔所至而洋洋洒洒的王辉。王辉的“意写”群山,对他的人生是一番逍遥游,而我们走入展厅,所触动的可能却是自我对人生的另一番感悟。谨此为序。

郑工
2018年2月9日于北京

[ 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