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羽南画选

关闭本窗口

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徐碧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华美学学会秘书长)

    艺术走向21世纪,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意识形式。人类的多种主体和客体现象,均在这中意识形式中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反应。作为主体的意欲、愿望、情感、思想通过绘画这种形象符号得到多种风格、多种方式的表达,而作为客体世界的光与影、形与相、线与色等各种视觉现象也被描摹、刻画、显现出来,并成为蕴含主体思想、情感、愿望、欲求等等的符号形式。艺术没有终结,如黑格尔所预言的那样。相反,在全球性的艺术市场的推动下,它正蓬蓬勃勃地发展着,艺术的表现的种可能性被艺术家们以空前的热情发掘、探寻着。
    进入21世纪的艺术不仅继承了20世纪以前的古典艺术和20世纪的现代艺术形式,更以前所未有的多样性融合、创造着新的艺术形式,并力求打破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在一门艺术之内实现多样艺术形式的效果。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不满足于视觉,更寻求向其它感觉领域的融合,即传统美学所谓“通感”,使我们通过绘画能“听见”声音,“触摸”到冷热,“闻到”味道。而这些通过绘画被“听见”的声音、“触摸”到的冷热、“闻到”的味道亦并非纯粹属于艺术家个人的主观感受,它还同时具有超越个体主观感受的客观性。这使得现代艺术具有一种非凡的表现力。抽象之极返归具象,而具象之中却蕴含着深刻的抽象性。这里,抽象与具象、表现与再现的界限已经模糊,有形的线条色彩与无形的思想情感之间似乎有了某种水乳交融的形式。形式真正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看羽南的画我们所获得的似乎就是这样一种印象。他的画有一种自觉的意识,把形、色、声、音、冷、热综合在看得见的二维的平面的空间之中,成为看得见“味道”的绘画,“听得”见声音的视觉艺术,或者说,成为一种超越视觉艺术的综合性艺术。复杂的世间诸相被抽象成为各种简单的线条,但这些简单的线条充满着动感与曲折的走势,似乎作者极力要暗示一种空灵的哲学意味,一种淡乎其味的“道”性,抽象的哲思与具体的形、相之间达成了某种契合,心灵深处隐秘的情感与思想在这些各种各样的曲线之中抽象而明白地说了出来,作者对宇宙、对人生世相、对生活世界的感受被浓缩、碾压,成为厚重而空灵的单纯的形式。如果说,当我们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时候,只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概念,则在羽南的画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这种有“意味的形式”。
    只是,抽象与具象之间其实应该是两极相通的。人的感受也应该是多方面的。羽南的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单纯的思考与想象,留下了太多的空白需要我们的想象与思想去填充,把绘画这样一种原本属于视觉艺术的形式抽象成为一种灵思性的符号,是否过于单调了些?但话说回来,羽南创造了一种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艺术表现的符号形式,这种形式在最初接触到它的一刹那给予我们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是强烈的,同时,对我们的灵思的牵引也是有效的,它引导我们从充满着各种各样物质诱惑世俗世界中超脱出来,直面我们自己的心灵,寻找某种本真性存在,并与之对话,从而真正领悟人生世界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