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书画 > 书画文苑

【 2009年4月3日 】  关闭本窗口


    张六弢以书法闻名。年少即获全国大奖,可谓早慧。年届不惑,更在传统的根基上绽出新异的笔墨之花……

传统根基上绽出新异
——《继续写下去》序

范迪安

    江左风流,代不乏人。时至当代,更多颖然秀出之青年才俊。张六弢以书法闻名。年少即获全国大奖,可谓早慧。今年届不惑,更在传统的根基上绽出新异的笔墨之花。

    六弢酷爱音乐,且古今中外皆入于耳。书与乐通,书法的抽象线条与音乐一样在时间序列中展开,张怀瓘即曾称书法为”无声之音”,依我浅识,六弢的书法给人的首先印象是他打通视觉与听觉通感的物化形态。观其狂放的大字行草,线条飞动,或连绵,或跳跃;或疾速,或迟涩;或粗壮,或细劲;或密集,或疏阔,满纸云烟,在丰富的组合关系中凸显书法艺术的旋律感与节奏感,在现代文化的空间中可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令观者如闻动人乐章,心律为之跌宕。书为心画,观书可知其人之真率性情与乘兴作书时如歌唱般释放自我、拥抱自然的精神状态,斯直与晚唐狂禅大草、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相通。

    六弢小字行楷则内蕴精致文雅的文人气息。特别是小楷,化用北魏楷体,用笔爽利峻挺,结构古朴精到,将作大字的恣肆张扬收聚于宁静的线条结构,其间充溢着生命的形式张力。

    他不愿重复古人,更不愿重复自己。在不断告别古人与过去的过程中重构自我的书写方式是他的自觉追求。即便在同一发展时期,他还是苦苦追求每一件作品的独立艺术内涵与价值。而这也正是当代书坛面临的****难题之一。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书写,本无所谓严格意义上的“创作”,它几乎完全融化在生活中,人们的书写多处于非功利乃自下意识的自动状态,也正是这种极其接近自然的生命状态才孕育了《兰亭序》、《祭侄文稿》等众多不朽名迹。但人们最初的文字视觉经验总要来自前人,书写技能也要在模仿中才能得到训练和提高,书写的肌肉神经记忆与条件反射有着很强稳定性,以至于可作为司法鉴证。时至当下,要使每一件书法作品不重复古人,不蹈袭自己而成为独特的“这一个”,就需要在经典样式与自我生性中找到统一,使书写成为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书法。作为有志气且禀赋良好的书法家,张六弢以其巨大的热情和勇气执著坚定地不断探索着。他重视临摹古人法书,但在创作中却能不受羁束地塑造新鲜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字群意象。通过变换楷、行、草等不同书体和突出造型语言特征,创作出了不同形质与神采的作品。

    我以为,他如能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在生活与艺术的磨砺中不断提炼、锻铸、提升个人独特的艺术语言,更深层次地表现生命的意志与天地的精神,其艺术将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2006年5月于北京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

    

    >>> 相关链接张六弢作品 

[ 来源:张六弢作品集《继续写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