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书画 > 书画文苑

【 2013年4月7日 】  关闭本窗口


开天合地 我花怒放
著名书画家吴冠南先生的艺品和人品

宜兴日报2013年6月6日“阳羡·人物”    撰稿/邢娟  摄影/蒋苏荣(部分图片为资料图片)

    【引言】
    著名书画家吴冠南是当代美术史上不可忽略的人物。这种不可忽略性在于,他开拓了大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手法与艺术境界,用传统的笔墨诠释着现代样式与现代构成,这种创造既洋溢着古典的情怀,又充满着强烈的“当代性”。他提出了笔墨当领先于时代的论点,将写彩推向了新的极端而独开了古艳新境,为传统大写意花鸟画的现代转型作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独特的人生际遇,使他对生命有着超越世俗的深刻感受。他以淋漓酣畅的笔墨,飞扬遒丽的色彩,笔意纵横、随机生发,抒发着“开天合地之间”的激情。他笔下“不求形似求气韵”的古拙乖戾的花卉造型,远远超越了传统文人清逸、散淡、冷寂的孤芳自赏,其形其质,写出了大自然的千情万态。他出神入化、奔放飞舞的画风,向观者展现了一个“生香活色,趣尽天然”的审美境界。

双勾设色花卉  吴冠南作

    孤寂静笃 传奇人生

    大凡和吴冠南有过接触的人皆有同感:先生做人,没有架子,不善夸谈,气质恬闲,质朴亲切。 

  他以极富个性的色彩、线条交错出的夸张图式,自由、诗意而浪漫。无论是花花草草至纯至真的生命,还是山涧花木的天然之美,在他的笔下无不生动活泼,落笔成春,别有一番天地,另有一种情韵。 

  1950年,在丁蜀镇一个清贫之家的简陋房舍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九口之家,全凭父亲一个人微薄的工资支撑。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打击接踵而至:小腿残疾,小学毕业无奈辍学……这个孩子就是吴冠南。 

  喜欢读书的时候却没有书读,这实在是“文革”中那一代青年的悲哀。一个清秀瘦弱的身影,步履蹒跚地从街头巷尾的邻居家,从废品收购站,从一切可以找到的地方,如饥似渴地寻觅着知识和书本。一位刻图章的师傅借给他一套《芥子园画谱》,他在煤油灯下临了一遍又一遍。没有纸和笔,就自己想办法。他把人家废弃的香烟纸收集起来装订成册,就成了小小的画稿。没有毛笔,就从可爱的狗狗身上剪几撮毛,再寻一根细细的竹竿,灵活的手指飞快运转,很快,一支毛笔就做成了。他便用自制的毛笔埋头练习书法。 

  一个偶然的机遇让吴冠南从废品收购站的书刊杂志中,捡到了吴昌硕书画的印刷品,他狂热地迷上了这位清代大家。从12岁开始到36岁,整整25年,吴冠南一直在临摹吴昌硕的作品,以至于后来到了几可乱真的地步。 

  吴冠南是地地道道自学成才的艺术家,他有着天才般的色彩感觉,对于构图更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的绘画训练完全来自自学,而且是传统中国式的绘画训练:从《芥子园画谱》入手,而后四十余年时间,他心无旁骛,目光始终放在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上,走的是一条非常传统的中国画的学习道路。 

  1983年是吴冠南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年份。那一年,在陈大羽和林散之两位大家的鼓励下,他在南京举办了首次个展。画展非常成功,好评如潮,一时间,吴冠南沉浸在幸福和喜悦之中,也更加坚定了他在绘画艺术上的信心。 

  吴冠南的了不起之处在于,他没有沉醉在过往的喝彩和掌声里。当人们还在夸耀他的艺术时,他却在试着否定自己,寻找新的突破。 

  他开始试着摆脱吴昌硕的束缚。本着这样的信念,吴冠南一边过着清贫的生活,一边在中国画领域里勤奋耕耘,他把自己关在家里,有时候甚至三个月不下楼。他刚结婚时,和爱人的工资合起来,也就五十多块钱,从来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去掉生活费,其他费用全部花在了绘画上。为了节省费用,宣纸上没有画的空白的地方,吴冠南就把它抠下来,挖下来画大大小小不等的作品。陈大羽老师知道后还特地送了他一刀宣纸,让吴冠南感动得热泪盈眶。 

  吴冠南的夫人周亚白回忆说:有一次,他想买19块钱一本的来楚生画集,家里没有钱,19块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天价了。只能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去买书。没钱买菜了,没钱买米了,只能我出去借一点,很艰苦。他画画要买纸买笔,都是从生活费里一点一点抠出来的。虽然条件很苦,他的心态还是很平静的。他说:我从来没上过美术学院,我不是科班出身的,只能靠自己一点一点的勤奋再勤奋,只能这样,我才能把画画得更好,才能在事业上有所发展。” 

  作为一个艺术家,也许只有在这种孤独和寂寞中间,才会去深刻思考,才能去跟自己对话。吴冠南本人将这几十年坚持不懈的练习,概括为“内修真意(学养、品德)、外练硬功(各种技法)”。他对传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深厚的积累,这对后来的创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慢慢地,他从黄宾虹的山水,八大山人和齐白石的花鸟,以及虚谷及现代构成意义上入手,再加上自己平时对现实当中花卉的那种体悟,开始逐渐改变画风。 

  你能从吴冠南的作品中,读到他淋漓酣畅的笔墨,飞扬遒丽的色彩,读到他“开天合地之间”(吴冠南语)的激情。他出神入化、奔放飞舞的画风,他笔下“不求形似求气韵”的古拙乖戾的花卉造型,远远超越了传统文人清逸、散淡、冷寂的孤芳自赏,其形其质,写出了大自然的千情万态,他向观者展现了一个“生香活色,趣尽天然”的审美境界,犹如大自然本身那样丰富多彩、争奇竞艳。 

  吴冠南显然是一个极富才情的画家,他的画面以极富个性的色彩、线条交错出的夸张图式,自由、诗意而浪漫。独特的人生际遇,童年的困苦,青年的艰辛,中年的脱颖而出,晚年的淡泊,宁静的生活方式,使他对生命有了超越世俗的深刻感受与理解。孤寂静笃,天地也就赋予艺术赤子以更多的才情,演绎着不尽的传奇。

    掬水留香 古艳新境

    吴冠南的作品在纵横恣肆、点画狼藉中蕴藉着他对传统艺术文化的深度修养,彰显中国大写意艺术的气度与魅力,散发出灿烂的生命光彩。 

  在当代画坛,吴冠南的大写意花鸟画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成为当代美术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位画家。他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又具备创新意识,开拓了大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手法与艺术境界。他用传统的笔墨诠释着现代样式与现代构成,这种创造洋溢着古典的情怀,而更多的是有着现代性的意义,为传统大写意花鸟画的现代转型作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当今除了大众和市场对吴冠南先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追捧之外,在书画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也对他作出了如下评价—— 

  林散之评价其画作:葫芦能肥,将色化开运用,此上法也。笔如枯藤,色能揉入,色中有墨,可师也。 

  程十发夸他:莲塘生奇趣,鳞赤逐清波,古法贵今样,冠南制妙图。 

  邵大箴说:吴冠南,是颇有学养的艺术家,以写意花鸟画见长。他的花卉典雅灿烂,沉郁浑朴,用笔之老练,用墨(尤擅长用焦墨)用色之大气,书法诗文之功力,都可以看出他的传统艺术修养和善于在传统大师中汲取适合自己灵性的营养。他还大胆消解花鸟与山水的边界,运用平面构成法破传统构图程式,章法开合大度,赋予作品以新的面貌。他利用宣纸和水的特性,创造出一种如诗如梦、清雅寥廓的意境,观者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吴冠南提出了笔墨当领先于时代的论点,将写彩推向了新的极端而独开了古艳新境。如果看一看张大千泼彩与笔墨,流纹与山水之间的关系尚有斧凿之痕,生硬之感,就不难理解刘海粟、吴冠南的价值和意义了。由泼彩到写彩,形退而实进。表面上是向书法用笔的古典规范后退,实际上是向心灵表达的深层结构推进。在这方面,吴冠南比刘海粟进了一大步。 

  吴冠南先生的艺术方式比他的艺术语言更重要。对于自然中的花卉生命,他采取的是一种普遍关注的态度,花无俗雅贵贱,均是生命的存在。他的视野中所凝望的事物都置身于一片广大的空间之中,那里的一切存在都会使他感怀和咏唱。在时间的长度中,一切形象可远可近,他从容地看遍它们的角度并一一写出,所以他的造型少有传统的习气。他把时间的感觉和花卉存在的意态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在凝望中抚摸,在凝望中感同身受,使对花卉的造型过程变为当下时态的书写,犹如记写日记,留住即时的感受。 

  他的作品在结构上是不拘常态的,水墨淋漓、色泽飞扬,任由感觉支配,形成画面上大开大合而又相当“解构”的布局,富有一种欢畅而又自由的兴味,大画空间跌宕,小品也奇构生发,故而能让人获得清新而澄目的快意。 

  他最为用力的语言探索恐怕在于色彩的介入,在传统花鸟写意的笔墨形制中,他大胆地运用色彩,不拘法则地将色彩作为造型的形式,也作为营造氛境的语言,由此拓开花鸟主题一方新的天地。许多画家在独辟蹊径时从笔墨形式上去下工夫,吴冠南先生则以他自己的艺术方式引领笔墨形式的探索,得到艺术语言的自然归宿,这也是他的作品具有强烈“当代性”的重要方面。 

 

 

    我花怒放 灼灼其光

    2013新年伊始,《美术报》专门成立“美术报吴冠南大写意花鸟画研究中心”,并约吴冠南开班授课,中心授课地点就设在他的家乡宜兴,而他本人,亦是义无反顾,倾力投入,推动大写意花鸟画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的发展。他亦希望与艺术同道一起研究、探讨传统大写意花鸟画,让这一民族优秀画种,在以“多元并存”为借口的乱象下,得到良好的继承、发展和当仁不让的尊重!整个项目,吴冠南先生将所有预报名费、学费,全部捐给《美术报》作为奖励基金,以帮助有志于大写意艺术钻研的年轻人早有建树。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书画“艺术家”,吴冠南先生过着一种“简朴节约”式的生活。他淡泊名利,为人谦和,在清心寡欲中捕获“艺术生命”的真实。 

  画品如人品。吴冠南的画风中融汇着他追求平淡闲散的审美理想。他这种画风的形成,一半是因为他良好的传统功夫与探索精神,而更多的是因为他良好的心态,他沉默而寂寞地生活在宜兴几十年,就在宜兴的秀润山水之间,过着单纯而精神富裕的生活,画画读书种花养鸟,闲时还拉拉胡琴,悠闲而富于诗意地生活着,而正是这种悠闲而富于诗意的生活,造就了他平和淡然的心态,也造就了他的画境。而他用他的那些笔墨色彩来一笔笔写出来的,就是他的画,他的画又反映出他的生命状态。 

  最近,得知家乡宜兴正在建设博物馆,吴冠南先生已经正式向宜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捐赠承诺。作为从家乡宜兴走出去的画家,他愿意捐出自己历年来珍藏的古代书画作品20件,以及他本人作品60件。并且在以后每年续捐作品10件作为宜兴博物馆永久藏品。捐赠藏品中有吴昌硕、徐悲鸿、李鸿章等名家的作品。吴冠南先生说:宜兴是书画之乡,名家辈出,作为宜兴籍画家,应该为丰富博物馆收藏尽到责任和义务,更应该为家乡文化建设尽绵薄之力。 

  大画家离不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傅抱石、潘天寿、黄胄,哪一个不是如此?读读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生命情感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他们集“智性与灵性”伴随着那颗纯良、炽热的心,他们在世时就把精神基石筑于对天地人的通会、敬畏层面之上,从而还原出了真实小小的“我”,同时也凝聚了核弹似的气场能量,彪炳千古了。 

  这也是吴冠南的境界,更是吴冠南的魅力之所在。 

    【人物档案】
   
吴冠南,江苏宜兴人,1950年生。1962年步入画道,初学《芥子园画谱》,后学吴昌硕,旁涉黄宾虹、齐白石。精于写意花鸟画。出版个人著作十余部。获2004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院美术学术奖,“黄宾虹奖”、2004年南京传媒水墨画三年展“傅抱石奖”。现为江苏省国画院花鸟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

醉心创作

认真指导

伉俪情深

 

[ 来源:宜兴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