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徐明华简介 徐明华作品  

<<< 返回上一层    

品艺双高的徐明华老师

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郑  奇

    转眼之间,徐明华老师年已七十。在我们的印象中,被我们南师大美术学院历届学生当作偶像崇拜的老师不过两三人,徐老师绝对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教师,做到这样,应该是****的成功了。因为,受到这么多学生的崇拜,人品和艺术都必须十分过硬,稍微欠缺一点都是不可能的。今年,适逢南师大校庆一百周年,不知什么原因,我特别地想写一篇关于徐老师的文章。
    徐老师是新中国送去苏联学油画的较早一批留学生中的一位,留苏时他的油画水平,在同学中属优秀之列,因而被他的老师们所看好。回国后,一直在南师大任教。他整天埋头画画,很少言语。看学生作业时,他也是半天不讲一句话,直憋得你心慌意乱,他才身体后仰,拉开距离,眯起眼、用手指点着画,从牙缝里轻声地慢慢地冒出一句:“这里再加一点点颜色”,或“这里的形再准确一点点”,或“再整体一点点”。这“一点点”,其实便是绘画表现中最微妙之处。一点不足,或一点过头,便失去了微妙,从而失去了美。大家与小家的差异,常常就在这“一点点”。徐老师一生的历害也就在于这“一点点”。
    众所周知,徐老师是写生派。他主张将人和艺术完全融化于自然。文革期间,时行的是革命宣传画,要红、光、亮、高、大、全,所谓“高于生活”的艺术夸张,要画出一种“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时代精神。徐老师在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这种精神,或者与这种精神不那么相融和。甚至他的一些同事批评他走白专道路,希望他跟紧时代的步伐,然而,他很难进入角色。勉强搞些创作,也选入不了全国美展。学生们以及他的同辈画家们个个知道他基本功是第一流,为他进入不了全国美展而不服,而着急,他自己何尝没有一点遗憾?但他归根到底还是不会赶时髦,不去凑热闹,不善趋炎附势。他安贫乐道,默默地坚守着自我,宁愿当那个时代的“弃儿”。于是在“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下,徐明华这朵花儿几乎被淹没。
    好在历史的长河,总体看来是公正的。改革开放以后,徐老师的艺术受到了应有的重视。中国艺术研究院陶永白先生编辑《中国油画》,收入从1700——1985年280年间的中国油画166幅,徐老师的画被收入两幅,一为静物,一为风景。此后,带研究生、出版、发表作品,当然不在话下。但他的性格和命运似乎还是一如既往。在新的形势下,他不善迎合市场需要画那些漂漂亮亮的画,因而很少卖画,于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轮不上他的份了。他仍旧默默地背个画箱,去法国、去三峡、去连云港……画、画、画,作品堆满了屋子。
    如果拿徐老师的画与其他那些充满时代特征的画相比较,可以用“自然”和“唯美”来概括。他没有六、七十年代冲冲杀杀的火药味,没有七八十年代的大批判和反批判,没有八、九十年代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也始终没有被时代愚弄的委屈和哀怨,只有耐人寻味的大自然的静谧优美。小笔触中透出果敢,灰色调中透出响亮,纯任自然,但又处处洋溢着鬼斧神工。德国东方艺术馆魏志强先生对我说:“西方人不懂中国画,买来挂在家里,经年累月地看,百看不厌,便认定是好画。”我也可以说一句,许多中国人看不懂油画,买来挂在墙上,看上一年半载,还是看不厌,便也可以认定是好画。徐老师的画便具有这样的魅力。
    “条条道路通罗马”。主张时代风格可以出毕加索、石涛、石鲁,主张写意抒情,可以出梵高、八大、徐文长,主张写神造境,可以出米勒、达·芬奇、范宽。主张写生又何尝不能出一流大家呢?西方巴比松画派就出了一批画农村风景的大家。徐明华老师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狂躁变革的年代里,五十年如一日,守住自己的艺术观念之净土,这种定力,以及由此达到的于大自然最微妙处所把握美妙性、丰富性、深刻性,足以使他在中国油画史上,占有不可轻视的一席之地。
    这是我的认识,相信也是艺界同道们的共识。

2002年6月9日三元居    

<<< 返回上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