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书画 > 专题:陈禄渊与新魏体寻踪 > 正文

【 2010年5月25日 】  关闭本窗口

    文章源自网络,标题为编者所加。

字体的意识形态力量

邱志杰

    我注意到字体的意识形态力量,是来自文革中常见常用的美术字字体的“新魏体”。不知道是否因为晚清维新派的领袖康有为本人也是碑学运动的重要理论家和实践者。魏碑的硬朗似乎一直比较被近现代的革命者所钟爱,而它的假想敌帖学,似乎就有了一些守旧的意思。守旧到反革命也似乎只有一纸之隔。在第三块水泥墩子的历代的报刊题头中,最早的《时务报》、《清议报》就都是魏碑风格。到民国时办报的大家于右任先生,又是碑派书法名家。1940年代末,宜兴人陈禄渊在森严凌厉的《张猛龙碑》的骨架基础上,加上晚清湖北书法家张裕钊的涨墨笔法所形成笔画交界处内角的圆转,由京剧抑扬顿挫的唱腔得到启发,用笔提按有致,形成强烈和紧张的节奏感,整理成统一规范的“新魏体”。50年代,新中国的清新,需要刚健的字体;60 、70 年代,文革前后的剑拔弩张的气氛,呼唤同样剑拔弩张的字体。于是字体的首创者虽然湮灭无闻,这种字体却如日中天,成为“美术字”的一种,挤进印刷铅字的行列,现在又进入了电脑中文字库。我成长的80年代中,新魏体在报刊上是相当常见的。今天,已经大量地被更圆转温柔、更可爱俏皮的各种字体所取代,新魏体不常看见了。对我来说,这是集体无意识转型的一种讯号。随着新魏体的衰落,我们的社会的关键词,也已经由“革命”变成了“成功”、“享乐”和“娱乐”。 

    另一种成为流行的电脑字体的是书法家舒同的风格,同样是颜体名家,民国时代流行的是谭延闿的字。而舒同,长征时便是红军中的书法家。 

    字体总是出于个人的,而政治生活总需委任一些个人操劳公共之事。个人的字体也因此会成为集体记忆。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的字体渐渐成为各大报刊的唯一选择。不重要的机关单位,求不到毛本人亲笔题字的,便祭出我们书法史中的“集字”的办法。比如我小时候常读的《福建青年》,便是从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福建日报》和《中国青年》中各取两个字拼成。时至今日,放眼看去,只要不是毛主席题字的大学,多半就算不上一流大学。连我手中的这根“中南海”香烟也不例外。文革中,全国各地到处有人模仿毛的书法,上至江青和林彪。文革后,一些地方开始出现邓小平的字体。我在做这一套水泥墩子的时候,也常常采用集字的办法。因为有一些话语,自然地要求某一种风格。这一年对于记忆的梳理,同时也重温了一遍风格的意识形态系谱学。话语勾连着过往了的时间,字迹也同样储存着影响的焦虑,过多的警惕,会让我们变成一无所有的人。

    (邱志杰: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来源:
    http://www.qiuzhijie.com/html/calligraphy/jinianbei.htm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93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