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书画 > 专题:陈禄渊与新魏体寻踪 > 正文

【 2010年11月15日 】  关闭本窗口

    本专题开办时,我们便打算与《陈禄渊书新魏体字帖》一书编者王义林先生取得联系。但我们还未及联系,王义林先生已得知专题的消息,并给我们来信。从信中得知,王先生长期关注新魏体,对之有深入的思考,并对我们专题的工作表示支持,这些令我们感动!在此特登载来信有关内容,并对出版陈禄渊作品第一人——王义林先生致以敬意!

王义林来信

宜兴书画网:

    我是《陈禄渊书新魏体字帖》的编者王義林,现年75岁,1996年从宁夏测绘局退休。患白内障视力不好,远离电脑。这封信只有委托……发传真。

    《字帖》的出版纯属偶然,2008年初是一位报社总编帮我从网上下载了吴俊达先生的文章《陈禄渊—新魏碑字体的创始人》。读后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为陈老先生后半生的不幸遭遇以及书法界个别“理论权威”对待新魏体的“书霸行径”甚为不平。

    最近经人转达,得知贵网站开辟“陈禄渊新魏体专题”,使我看到了新魏体后继有人,十分欣慰。宜兴是陈禄渊的家乡,宣扬他所创的新魏体肩负的使命任重道远,必将遇到各种阻力,望排除万难,坚定不移办下去。向您们致敬! 

    我完全赞同贵网站“新魏体还未被人们真正了解”的观点。“文革”以来,我一直在关注着新魏体书法的发展状况。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上海书画社出版了诸如《毛主席语录》(新魏体字帖)、《怎样写新魏书》等一些小册子,直到八十年代初出现了“新魏体字模”,以及1993年又出版了《魏体字库》等。我在2009年11月28日写给吴俊达先生的信中曾经说过:“时至今日人们对新魏体字是既熟识,又陌生”。

    说熟识,这一书体的广泛传播的确是始于“文革”时期,大家就是通过上述渠道认识新魏体的。尤其是“新魏体字模”,可以说达到了相当的水平,雅俗共赏广受欢迎,再经过不断完善,作为实用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了。

    我注意到,今年国庆节胡总书记等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的红色缎带上用的字就是“新魏体字模”的字。足以说明这一字体比较庄重的特点;而在去年(2009年)的国庆前夕,“央视”报导: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等与首都各界群众一起观看大型音乐史诗《复兴之路》,舞台中央大屏幕上“复兴之路”用的也是新魏体字,报导评价是:“四个大字,遒劲有力”。可以说,在书法史上没有任何一种楷书字体像今天“新魏体字模”的字应用得如此普遍。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恒说:“从古至今,书法均与其实用性伴随在一起”。因此我说,作为实用,“新魏体字模”的产生,是新魏体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说对新魏体陌生,我是说至今绝大多数人对于陈禄渊是新魏体的创始人一无所知,也没有见过陈禄渊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所创的新魏体亲笔字。是吴俊达先生的网文将新魏体与陈禄渊联系在一起,才还原了历史本来面目。

    我不清楚当今广泛应用的“新魏体字模”是由谁如何制成的?但它为新魏体的广泛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个了不起的贡献!很显然,这套“新魏体字模”便是脱胎于陈禄渊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所创的新魏体,它是将“陈体”(陈禄渊新魏体)的基本笔画特征模式化、规范化了。“字模”(新魏体字模)与“陈体”虽有渊源关系,但是不能混为一谈。简要说,区别在于“字模”的字形固定不变;而“陈体”按书法规律,点画、结体、章法等讲究变化。书法艺术的生命力,既在于继承传统,更在于变化,不断创新。

    我编的这本《字帖》是当年(1953年)学书时陈禄渊先生信笔书写赠我学习新魏体结构之用的,它不是先生的代表作品。只想用事实说话,原原本本奉献给广大爱好者鉴赏、学习,意在抛砖引玉。

    陈先生子女说,1957年前先生在上海教授过许多学生,我想也一定会留下许多墨迹。当年的上海闸北青云路寓所就是新魏体的大本营。那是陈禄渊所创新魏体的鼎盛时期,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为一些书法家所仰慕,至今无人能及。因此,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新魏体从上海兴起传遍全国,便不足为奇了。我殷切企盼能有更多的陈禄渊遗墨佳作,尤其是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乃至三十年代)散落在世间的各类书法作品陆续面世。

    贵网站特辟专题,使我看到了新魏体书法艺术无限美好的前景。我深信,只要循着陈禄渊开创的新魏体之路,坚持不渝,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断传承与发展,有朝一日“陈体”定会在书法史上与颜、柳、欧、褚、赵、瘦金书等楷书齐名,世代留传。这是个人的展望,但绝不是危言耸听。

    宜兴名人多,贵网站大有可为。印象中这里的《银川晚报》四个字就是尹瘦石先生题写的;我下面的署名也是陈禄渊先生的手笔。

    祝愿“宜兴书画网”办出特色,越办越好!

2010年10月30日 于银川

************************************************************

    编者附:王义林先生来信所说电脑字库中新魏体的书写者,应该是上海书法家韩飞青。请见下文:

书法家与电脑字库 
日期:2009-09-29  作者:陈其瑞  来源:新民晚报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街上的各种店名招牌都要请名人书法家题写,然后再人工放大制作的。当时上海“鲜得来”三个亮丽的大字招牌就是赫赫有名的书法家任政先生书写的,想来也会同那儿卖的排骨年糕的美味一样,给人带来深刻的回味……

    如今人们要搞个美化店招的招牌题字,只要到电脑中去寻找去选择就行了,要行书就行书,要隶书就隶书,历史上有名的各种书家体在这里都能给你提供方便选择。

    然而你知道电脑字库中的行书、隶书、新魏体、篆书体是哪些书法家写的吗?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上海字模一厂首开了请当代书法家书写报刊书籍印刷字模的先河。当时请上海的一些书法家各写了代表自己风格的行书字样(内容统一)进行了投票打分评选。最终雅俗共赏的任政行书得票最高,就理所当然被厂方选中了。1977年的任政正处在老当益壮的艺术巅峰之时,即便如此,在方块字中要写出既能直排又能横排、字字呼应、行气连贯的标准书体,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老先生白天在办公室应酬各方求字,晚上却在电风扇下伏在案上书写6196个通用印刷字表的行书字模体。无奈,一时辛勤劳作付出的报酬,却出乎意料,难以相信的少,仅仅每字一毛钱,共619.6元!

    而先于任先生书写字模的上海书法家韩飞青还要特别,原来他1974年书写的是新魏体,虽则只写了4050个常用字,但他的稿费却分文未取,仅象征性地得到了一套价值60元的《昭和法贴》了事。

    到了1979年,曾担任过上海出版局副局长的万启盈,从一本书上的封面题字《梦溪笔谈》四个字中,找到了时任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复制组的刘炳森,就请他书写了当时还不曾有过的隶书照排字模。由于他晚于任政书写,稿费有所提高,上海照相制版厂每字稿酬提高到一毛五分。

    几乎与此同时,上海又发生了一桩请书法家写字模的事。那就是四川辞书出版社准备印大型的《汉语大字典》工具书,其中需要篆体字模。现有的铅字尚没有篆书体。要知道从书写字稿到刻制铜模再浇制成铅字,没有一年半载的工作是绝对办不到的。况且篆书更复杂,为成书需要,还有大篆、小篆的区别,还需配备大小多种的篆体供排版版式所需。当时的出书要求只有选择照排字模工艺一途,后由四川师范大学徐无闻教授推荐苏州书法家徐圆圆女士来担当大任。她共写了《说文解字》中的10366个篆书单字,而稿酬同刘炳森一样,也是每字一角五分。

    我把这段“轶事”写出来,是要让现在的年轻人在享用电脑字库时了解一下上述四位书法家为我们的文化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