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程鹏艺术介绍      程鹏作品选登   

 

 

程鹏简介

    程鹏,江苏宜兴人,生于安徽无为,现居北京。南京师范大学毕业,2011届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结业,2012年至2014年中国国家画院何加林工作室续读,何加林导师入室弟子。作品入编、发表于《中国书画报》《美术报》《荣宝斋》《中国画·当代画风》《太行画风》等多种报刊和画册,出版有《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程鹏作品集》《澄怀观道·中国画名家作品集·程鹏》《程鹏紫砂作品集》,电台、电视台均有报道,并多次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展览及全国其它书画展赛中入展获奖,一些作品被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内地及台湾的一些机构和个人收藏。

 1999年起入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

1999· 9 “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入选优秀作品300件
1999· 9 “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暨迎接澳门回归全国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展”获佳作奖
1999·12 “99澳门回归中国画、摄影作品大展”
2000·12 “亚亨杯全国绘画书法精品展”
2000·12 “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展”
2000·12 “民族魂、国土情中国书画作品展”
2001·11 “21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
2002· 5 “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
2004· 6 “首届全国电视中国画赛”

其他展览

1999·10 “首届东方杯全国诗书画印大赛”一等奖(中国书画家研究会)
2000· 1 “全国群众书画摄影大赛”铜奖(文化部群文学会)
2001·12 “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精英奖(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
2003· 7 “伏羲杯诗书画大展”优秀奖(甘肃省文化厅)
2003· 9 “中央电视台建台四十五周年书画邀请展”入展(中央电视台)
2003·11 “群星奖·安徽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评选”三等奖(安徽省文化厅)
2004· 1 “现代·都市水墨画展”入展(江苏省文化厅)
2004· 7 “第三届光明日报美术奖中国画大赛”入展(光明日报社) 
2012· 6 “情系临沂·中国国家画院杨长槐、张志民、范扬、卢禹舜工作工作室作品联展” 
2012· 7 “中国国家画院2011届高级研修班结业作品展” 
2013· 7 “中国国家画院2012届高级研修班结业作品展”
2013· 9 “798艺术区泛空间首届双年展”
2013·10 “北京逸真画院成立暨首届作品展”

    现为文化部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山水画创作院院士,北京逸真画院展览部主任,宜兴市山水画协会副会长。 

子邮箱:cpwcjj@126.com

 窗前不倦写平生 ………………………………… 欧阳兵
 师法造化  净澄仁和 …………………………… 周绍川
 白云怡意  清泉洗心 …………………………… 武传军
 

窗  前  不  倦  写  平  生
——记青年画家程鹏

欧阳兵

    程鹏是我知道的少有的才气卓荦而且刻苦奋斗的画家。十多年前有幸在王炜家欣赏到他的一幅山水中堂,从布局谋篇到用笔、落墨,林泉高致,纡馀委曲,取法古代名贤的诸多特点和长处。作品中罄露出清幽静远的精神景观,给人以朴实无奇的格局和幽深玄冥的遐想。

    先生出生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安徽无为,大书画家米芾曾“拜石于此”。他兄弟五人,幼而家贫,年少时辍学在家,白天躬耕田间——当然这种“农事生灵本”的人生经历对其以后的创作未必是坏事;夜晚则追贤摹古,潜心于绘画的学习与探索,对画画达到了痴迷忘我的程度。罗丹说“艺术感人之深浅,在于创造艺术的人对艺术痴迷的程度。”程鹏的勤奋确实令人感动!尽管他在艺术道路上遇到过太多的在生活上的挫折、精神上的压抑,甚至借高利贷度日,但他从未放下手中的画笔。艰辛与困苦未尝不是一种人生财富,杜甫和欧阳修都有诗歌“穷而后工”的思想,痛苦往往是思想和艺术的源泉。蚌壳里面因为有了痛苦,痛苦的结果则是珍珠。

    孟子云:“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谚云:“树挪死,人挪活”。多移居有益人生。程鹏移居宜兴已十多年了,“江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三吴之迹,八绝之名,逸少右军,长康散骑,书画之能,其来尚矣”(张彦远)。宜兴古称阳羡,“地润无尘”,依山傍水,景色迷人,适宜居住,苏东坡晚年写信给朋友欲置田终老阳羡;大画家徐悲鸿、吴冠中皆出生于宜兴,在这样的艺术环境下他的进步是可想而知的了。宜兴的山川风物与记忆中苦难的家园对其性灵的生发与蒙养,产生了积极影响。梦里家山是他常画常新的主题,宁静的山野,矍铄的杉树,飘荡的云烟,平凡的农舍,时时荡涤着他的心胸。我以为《故乡山水甲天下》、《两三人家是我村》、《程家大山》等描绘家园的作品最打动人心,画中抉取更为内在深入的艺术本质,投射更多的生命体悟与情性。“家园”是一个多么温馨而令人感动的字眼,我所理解程鹏笔下的家园,一方面是对“离别家乡岁月多”的故园产生的思念,毕竟他而立之年才离开了家园;另一方面是二十多年来画家一直守护着他的精神家园。其作品始终透视着故乡在他灵魂深处的亲近和慨叹(赵成建语),渗透出与这片景观的生存联系和诗意的依恋。

    程鹏早期的作品注重“理法”的探究,重视写山,模山范水,追求技巧的雕琢与讲究,打下夯实的基本功,山水画稠密繁复,“密密麻麻”近于密体一路,构图大多饱满充实,山石岩壁,肌理走势,杂树苔草,皴点相间,点线结合。近期作品与几年前相比,写生描摹成分减少,画面层次更加丰富,精神内涵更为深刻,注重笔墨意趣,宏阔无际的画面常以淋漓的水墨冲撞之,点画携云带雨,冲融骀宕之致,既奕奕怡人,又神味萧爽,意味无穷。

    “十年一枕艺术梦,天鸡海日又春风”。在艺术思潮斗转星移、鼓荡与聒噪激烈冲突、“灵魂被风沙击打得粗暴”的今朝,程鹏依然将心意遥致于莽莽苍古——宁静、淡泊、深邃、幽远,展现出一种远远疏离于当今工业文明的田园式的山水情怀,就显得非常难得可贵了。

    绘画是“追求精神和灵魂价值的人生旅程”,是艺术家心灵本体的观照。常年在绘画上的磨练,虽于心性、笔性、墨性、纸性、水性皆能了然于心而稔熟在手,但他的作品还处在渐变阶段,依然在渺茫难测的艺术世界里不停地蝺蝺穿梭与游走。再假以时日,凭着他对艺术的这份持守精神,我相信其作品走向内心灵性的自由空间、创作出既不失传统又不同与人的艺术“词汇”是不会太遥远的。我们期待着他的大成!

    程鹏学画近三十年,擅于书法,精于紫砂雕刻艺术。作品先后九次入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展览,并在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的大赛中多次获奖。所刻紫砂作品亦在全国大赛中多次获奖并深受紫砂收藏朋友的青睐。

    在取得不俗的成绩面前,他依然保持着难得的清醒与冷静。祝他“技道两进”,创作出更多自己满意的佳作。

                                                           (原载《新艺刊》2008年第8期)

 

师  法  造  化    净  澄  仁  和
——读程鹏先生山水写意有感

周绍川

    程鹏先生长我两岁,具有江浙文人特有的儒雅、温婉和谦和,是名副其实的老大哥。初次看到先生作品,深为其沉厚的传统笔墨功底所折服。可见,曾经产生过黄公望、董其昌等山水大家的南国水乡,自然有其历史沃壤薪火传承之新萌。

    先生作品出于心逸。中国的书画,古人分之为能品、神品、逸品。我读先生作品,才真切感受到神品的魅力。大凡神品,必须超凡脱俗,于笔墨间流露出常人所难企及的神采来。先生的《四季风》条屏,令读者不得不放纵自己的真性情——徜徉于浩瀚之宇宙,怀思于迷幻之洪荒;对皓月清涤其心秽,览幽壑瀚澹其腐肠。其静谧,其静穆,其静虚,无不体现出作者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的深深思索和探求;无不体现作者对过去、对未来、对人类的深省与期冀。所以,先生的大胆墨语,不仅颠覆了色相世界的纷繁五蕴,而且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人书画墨分五彩之神髓。大象无形,有谁能说先生的《四季风》不是真山真水?又有谁能说先生的《四季风》是真山真水呢?挥洒其情愫,游逸于道朴之间,不是神品又是什么呢!

    先生作品传语道义。中国书画的历史使命之一即是成教化。从贺兰山岩画的原始宗教题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书画滥觞成教化之端倪。流传下来的西晋《女史箴图》,即是教化宫廷妇女的连环画本,而后来的《孔子胜迹图》、《二十四孝图》等等则不一论足。所以,文人书画的另一个追求也就是以其思想性、艺术性来对人的道德修养潜移默化。所谓文化,意义即在于此。然而,教化之最高境界则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特别是山水画家,其教化的境界则以意境和气韵的绝佳而更胜一筹。所以,读倪云林的《渔庄秋霁》,不可能不被其高洁的气度、空灵的思想、飘逸的精神所感染;读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不可能不被其恬淡、平静、仁和的情感所浸润。佛家有云:醍醐灌顶。所以,读程鹏先生的《绿荫垂野一溪明》、《泉声伴清居》等作品,莫不受到源自古文人的这种教化理念的感染。在当下社会浮躁,斯文扫地,铜臭熏天的现实中,能够为自己心灵扫出一片净土,在栖息自己疲敝灵魂的同时,给读者性灵小憩以一枝——传语道义,功莫大焉?

    先生作品得于真意。真、善则美。芸芸众生,遑遑世界,皆以人之善为我善,以人之真为我真。所以,童孩之趣即为乐趣,幼畜之情即为真情。由是观之,大凡美者,皆真善也。人发乎情,即为美人;文发乎情,即为美文;书发乎情,即为美书;画发乎情,即为美术。情真意切,美轮美奂!程鹏先生的山水作品,继承了古文人的优秀传统——发乎情,舞之蹈之;不尽兴则书之歌之;直至不写之不足以尽洒性情之际,则濡墨于笔端,在水、墨、气、韵间徜徉、流连,如童孩之青梅竹马,如幼兽之嬉戏玩耍;于狂放中尽释胸中豪气、逸气;于恬淡中品味清苦、甘冽。如此作品,非大美而如何得说?

    先生作品师法自然。“外师造化,中的心源”。古先贤早已经点破中国画美妙表达的这层窗户纸。所谓师法造化,也就是师法自然,自然而然,无所不然。师自然者,求其道,探其惑,得其真也。西方美术世界在求自然形态之写真,可谓尽善尽美;而于求自然天道之真味,则南辕北辙。以形写神,一境也;以心写神,二境也;以神写神,高境也。然而,所写必有所宗,所宗必有所师。如果没有对大自然的细微体察,如果没有对大自然的真感实受,就不可能寻找到人类性情与自然造化的沟通、交融、提粹之妙法。所以,读先生之山水,必会自心灵深处去触摸造化之心灵——我非物,物非我;我是物,物是我;我是我,我非我,物我两忘,莫非自然法门耶?

                                                庚寅七月廿九日  葫芦斋主周绍川于邢商故都

 

白  云  怡  意    清  泉  洗  心
——读程鹏先生山水画有感

武传军

    我与程鹏先生,虽未谋面,但对其人,却己是早有耳闻。与余提及程鹏者,不是别人,而是画家张伟革先生也。

    记得那是两年前的一个午后,我与张伟革先生在电话里闲聊,时先生客居宜兴,并准备在宜兴搞一次个展,且邀我参加他的画展开慕式,在随后的言谈中,我们谈及宜兴的紫砂,宜兴的书画,也就谈到程鹏先生。

    近日于中国画论坛中初见程鹏先生的画作我,一下子被先生画作中所表现出的古朴大气、苍茫浑穆所折服,我对着那满纸的云烟,脑海里本来那个朦胧地程先生的形象,也就慢慢地变得丰满生动起来了。

    正所谓“山水,大物也”,画家应以得其浑穆苍茫古拙深秀者为高。观程鹏先生山水,觉其己深谙其理。《四季风》四屏所表现出的静谥、空灵和虚幻,胸无大物者,是难显其象。而《仿友图》所用笔法,散淡而又缜密,用墨看似平淡却又有变化,用色精纯而又丰富统一,就越发表现出画家的深厚的传统功力了。

    中国画受益于儒、道、释诸家。一贯以追求内美而显得含蓄,特别是山水画,更以追求天人合一为至善至美之境界。程先生的《树岭含秀》等作品,在这一层面已作出了非凡的表述,那层峦叠嶂的青山,那看似不经意而散落于山凹中的民居,那潺潺而下的山泉,那飘浮于山巅、山腰、山涧间的云、烟、霭、雾,处处都透出一缕缕生机和安逸。观程先生山水,不仅仅是可游、可居,且可以安神、蓄精、养气矣。

    “技亦熟,则思变”,研修中国画需立根传统,从传统中吸取足够的营养。但当一个画家的笔墨成熟到一定地步,而又囚困于一种形式且无变化时,他的艺术之旅,就将面临新的挑战了。求变,也就会表现地那么迫切,那么重要。今细观先生《初春印象》一画,让我们看到了一重全新的皱法。似传统之乱柴皱法,却又不完全是。用色清雅,又似采用西画中之光影塑景之法,以表现春之明媚,足实让人眼前一亮。可见程鹏先生己有变法之举了,实可贺之。 

    今录数语,敬奉于程鹏先生,请先生正之。

                                                    庚寅岁秋初  禅子生武传军于砚滴斋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