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画家介绍    师友题句    师友唱和    胸中点墨    纸画瓷画 

胸中点墨

当前位置:胸中点墨 > 06

上一篇  下一篇

书法与文学

张志安

    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它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
    书法有些象音乐,也有些象舞蹈。音乐通过音节的高低起伏,长短急缓,表达出多种感受:平和欢快、跳跃喜悦、明沏清幽、激越悲壮……有时如吼如怒、如暴风骤雨、电闪雷鸣、山崩海啸,有时是欢歌笑语、鸟唱泉鸣、蝶舞蜂飞。这是音乐家们的本领。
    而书法家们,则用手中的毛笔,书写出长短、粗细、苍润、刚柔、方圆、曲直、平匀、秀挺、奇险、跌宕……等不同笔触,以表现蕴藏于书法家内心世界的广漠多变的自然与丰富多采的人生。
    走进书法展厅,在没有细读具体内容之前,目光所及,每幅作品,已给了你不同的艺术感染。你感到了朴茂自然、雍容和穆、雄劲浑厚的笔势,端庄凝重、寓巧合拙、流畅生动的气韵,看到了随意挥洒、出神人化、雄浑奇丽、仪态万千的笔墨。有的则“如锥画沙、纵横斜直、雨骤风疾,江海奔流。”“落落珠玉,飘飘缨纽。”“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龙跃天门、虎卧风阁。”“野鹤闲鸥、翩翩欲仙。”有的又如“名将临敌、骏马勒疆”……。然而,这些都是观后的抽象感觉,就象听了《丰收锣鼓》,只能感到场面欢快,听了《十五的月亮》的乐曲演奏,只能感到旋律优美,音韵清新缠绵,那粮棉满仓,明月皎洁夜妻子思念前线亲人的具体形象,是映不进眼帘的。歌词中情深意切,生动感人的具体内涵,也是无法从曲子中获得的。
    很明白,音乐书法都和语言艺术,即内容精确深刻的文学语言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书法,它本身就是文字书写在艺术上的升华。因此,一个音乐家,最好是诗人或词人。一个书法家应该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用语言概括事物的高度能力。
    我们来介绍一些书法家,介绍他们诗文书法相映生辉的例子。
    文革中,许多文物被毁,其中包括岳庙。一九七三年,我的同学、辛亥革命元老黄介民的儿子黄志良,赴杭州谒岳墓不得,心殊萦怀,为诗日:“不见岳王墓,空遗西子湖,水秀山明处,忠魂尚在无?”数年后,庙宇重开,塑像、扁额,一切从头开始。因是重修,自应与往昔有所不同。其中,有的楹联就蕴含了时代新意。其中一联为书法家启功所书,自撰联语为:

    遗烈镇栖霞、洒酒重瞻新庙貌.
    大旗悬落日、撼山愿学古军容。

    一联为赵朴初撰并书: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祖国改革开放,朝四化伟业奔腾向前的气概融进了联语,新颖别致、气势磅礴,而又有强烈的时代感。这比起只能抄写前人或他人诗文联语的书家来,自有高低之别。
    赵朴初以善古体诗词散曲著称,著有《滴水集》《片石集》等诗词专著,又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前年我登上黄鹤楼。新建黄鹤楼为钢筋水泥仿古代木结构建筑,外观壮丽,巍然屹立于长江中游。上层黄鹤楼三字,为前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所书,形貌端庄、筋骨强劲而融和,神采外溢,是三个很传神的大字。楼内外各层古今题咏极其丰富。今年十月八日至十日,我到了滕王阁与青云谱。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李元婴于永徽四年(653年)所建,在一千三百余年的岁月中,共毁二十八次,这次是第二十九次重修。
    楼阁外四层、内七层,画栋雕梁,辉煌壮丽。楼正面四块大扁,除“滕王阁”“东引瓯越”“江山入座”之外,还有一块,上书“瑰伟特绝”四个盈丈大字。这四字正是滕王阁的写照。在我所见到的各楼中,的确伟丽无双。
    底层入口处,第二副两柱楹联为毛泽东所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毛泽东·九月十七日。”没有纪年。字体潇洒开张,在所有三十余幅楹联中,此联书法第一。而后拾级而上,每层都有楹联耀目:

    我辈复登临,目及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生水天一色之中。

    重看杰阁临江,残劫喜全消,留得湖山真面目;
    回忆连樯拒敌,十年经百战,合当歌舞起楼台。

    阁中序播千秋,重认长洲鸿印迹;
    江上帆收万里,恍疑华表鹤归来。

    峰碣已千年,事往人来,且低回楼观古今,山川开阖;
    阑干仍百尺,隔邻呼酒,须领略帆樯星斗,车盖风云。

    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珠廉,都化作空浮云影;
    阁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莫轻看时路行人。

    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
    穷且愈坚,不坠青云之志。

    珠廉画栋重辉,高阁雄姿光故郡;
    秋水长天在目,骚人妙笔铸新词。

    书法有的苍劲凝重,有的秀雅多姿。有的恣放沉稳,有的跌宕险峻。有的随意挥洒,若不经意,而意趣天成。其中有一幅为九十老人陶博吾撰联并书.联语为:

    这胜绩千古流传,若不是绣句珍词,谁记得座上阎公,阁中帝子;
    好画图天工描绘,即纵有难封易老,也莫负窗前鹤渚,槛外凫汀。

    笔墨沉雄苍厚,而造句又切中实情。实可谓珠联璧合。
    还有一联,为婺源知县江峰青所撰,表达了尊崇与无法赶上前贤的特殊情怀:

    有才人一序在上头,恨不将鹦鹉洲玛翻,黄鹤楼槌碎;
    叹苍海横流无底止,概然思班定远投笔,终子云请缨。

    此联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除扁额联语之外,一楼有大型汉白玉壁画《时来风关》,描写王勃乘船东下情景。二楼有画展,还有描写滕王阁盛况的,长近三十米,人物八十个的大型壁画。三楼陈列古兵器。四楼壁上画传统山水大型壁画。五楼有书法展览,除当代部分名家的书法作品之外,还有蔡若虹自撰自书一幅。上将杨成武、江西省委书记白栋材、民革名誉主席屈武等所书联语或立轴。屈武写的是一幅对联:

    盛友如云歌盛世,
    高朋满座话高朋。

    蔡若虹的长词中,有:“冠盖无存,诗书永在,绝唱传千古……风光独创,满城红旗飘舞……”表达出思古之幽情与对新时代新风貌的颂歌。新时代的许多老人,他们经历沧桑巨变与血与火的斗争,阅历丰富,感情丰富,出手自是不同凡响。
    画展中,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燕鸣,画山水画一幅,题句:“三间平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抒发了老年人淡泊清幽的心理企求。
    一个历史楼观,一个山川胜迹,一个古今名胜,假如就只有碧瓦红砖,奇峰怪石,而无壮阔诗文,雄奇书画,那是很煞风景的。
    除山川名胜之外,在现代的革命斗争中,不少革命领袖,是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又是文坛和书坛巨臂。这些方面的才华,对革命斗争的胜利,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孙中山、鲁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郭沫若……,在这些方面,都闪耀着特殊的光彩。
    为摧毁封建帝王昏庸腐败的家天下,孙中山奔走呼号,以天下为公相号召。斗争靠人,人的得失关乎大局,在挽刘道一的七律中,孙中山写道: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朗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尊空。

    这种深切的感伤与激昂慷慨的情怀,定然唤起更多的仁人志士。鲁迅对旧世界进行了最深刻、最无情的揭露,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几乎成了每个革命者的座右铭。而毛泽东,他的许多诗文题句,更是指导着整个中华民族的革命进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中国革命斗争中,涌现过多少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革命战士与革命群众。“将革命进行到底”,指导着中国人民,冲破各种险阻与迷雾,迅速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在五十、六十年代,中国四周,硝烟迷漫,而中国人民,却无所畏惧,巍然不动,在一次次的较量中,化险为夷,节节胜利。“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给革命者多大的鼓舞。数十年斗争,群英辈出,星光灿烂。
    有些题句,在生活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提示作用,发人深思的哲理作用,给人悟性的清醒作用。
    我家堂前原来挂一联:

    书有未曾经我读,
    事无不可对人言。

    好象是王阳明的句子,表达了一个光明磊落的胸怀。看萧娴的书法展览,其中—联:“且有琴书乐,而无宠辱惊。”表现出士人与世无争的心境。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南京解放,毛泽东挥毫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名篇: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复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一个全新的天地拉开了序幕。诗中感时咏事给人多大鼓舞。这是无古诗文可抄的。
    郭沫若题咏极丰。他文思敏捷,文史功力深厚,书法亦佳。到蒲松龄故居,他题日:

    说鬼说狐,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人木三分。

    在滇池,清孙髯撰书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环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人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尽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砖,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许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秋霜。

    长联把人带进了江海迷茫,古今兴替的无边视野。作者感慨系之读者感慨系之。1961年4月24日,郭沫若游滇池,写下了《大观楼即事》一诗: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抒发了登临时的豪壮心情。郭沫若书法筋骨强健,气度潇洒,更以一代文豪之姿,为世人所仰慕。
    我国历代大书家,都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蔡邕为汉末大学者,之后的钟、张、二王,唐宋明清诸家,无不如此。我曾极喜爱祝枝山、唐伯虎敏捷的思维,以及郑板桥、齐白石贴切而风趣的题咏。
    我有时也写写诗词,抒发自己的思绪与感触。还曾拟上联三百余,开展续对活动。有的写景咏物,亦颇生动。如:
    “曙色入醒好梦,”黄志良对:
    “清风开户扰沉思。”

    春风携锦衣大地,
    旭日泼朱染层峦。

    倚高楼,日揽云霞,夜依星月;
    登峻岭,晴观河汉,雨听潇湘。

    以笔墨披露心迹,
    从胆识验证才华。

    以宜兴景观为联的:

    亦园小桥三曲,凉亭居中,两边荷塘花正盛;
    水乡长堤一折,杨柳立旁,四外芦荡时初青。

    亦园与水乡景色,都描画得较为真切。
    当然,在书法创作中,抄录前人或今人诗文也是有的。抄,也还有个文学修养问题和与当时情景吻合的问题。八五年五月,我登泰山,初,暑热难当,第三天晚上,有人来通知,说晚上将起大风,降温,晚上不得上山。第二天,气温骤降,天降小雨。我们从中天门向南天门攀登,越走越冷,向上望去,沟壑垂冰,周身颤抖。正行间,眼前石壁一堵,上刻“高处不胜寒”五个大字,心里一震。这是东坡《水调歌头》中的一句,用在这里,如此确切。
    在我收藏的书法作品中,有两件珍品,一为辛亥革命元老,与杨杏佛同为清江三杰的黄介民所书的一副对联.联语是:

    漫扫白云看鸟迹,
    闲锄明月种梅花。

    一幅为我的同事,中国文联理事,江西省美协名誉主席胡献雅所书的一首七言诗:

    笔墨纵横岂狂颠,
    巧拙兼施总自然。
    看罢明画搔自首,
    临池玩索忆当年。

    黄介民先生的字劲健清朗,内蕴坚韧,运笔自然,超凡脱俗。黄先生学识丰富,刚正不阿,品行高洁,书品正如人品。在我所见到的许多当代人的书作中,此联如疏星朗月,最为耐看。用辞也明净清幽,令人留连。胡献雅的书法道劲洒脱,功力深厚,诗中又抒发着对笔墨意趣的精到见解以及与我共事多年的情谊。对这幅字,我是极为珍视的。
    我喜爱好的书法,喜爱书法家的写景、抒情、咏事、言志,贴切面又自出机抒的诗文。这样,诗文出自我胸臆,书法来自我笔端,于是,自然珠联璧合,相映生辉。